欢迎访问pG娱乐电子游戏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疗技术

腹痛,腹泻...让日本首相辞职的“溃疡性结肠炎”有多可怕

发布时间:2022-03-29来源:pG娱乐电子游戏作者:张涛、曾文彬审核:覃华芳韦安静点击:

分享到:

前言

2020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布,因溃疡性结肠炎复发,辞去首相,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据说安倍受这种病困扰已经十几年了,这次病情大概是加重复发,导致不能继续胜任首相工作,所以请求辞职。如果不是安倍晋三,可能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病。那么溃疡性结肠炎究竟是种什么病?为何十几年都不好?治疗难点在哪里?


什么是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基于基因易患,综合外来抗原、肠道菌群、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共作用下的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呈连续性分布的。


致命的严重并发症

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的结果为:并发大出血,其发生率为1.1%~4.0%。除因溃疡累及血管发生出血外,低凝血酶原血症亦是重要原因;肠穿孔发生率为1.8%左右,多在中毒性结肠扩张基础上发生,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合并中毒性巨结肠且伴严重毒血症;息肉并发率为9.7%~39%,常称这种息肉为假性息肉,可分为黏膜下垂型、炎型息肉型、腺瘤样息肉型,患者可并发结肠癌变。


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在中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患病人数增长了数十倍,已经不再是一个罕见病。大多数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其治疗的基本原则仍然以诱导炎症缓解、减少疾病复发,促进组织学愈合,降低致残率和手术率为主,所以早期识别,并精准选择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案例:8年间反复排黏液血便

“没有明显诱因,自己之前也没有得过什么病,大概8年前在上厕所的时候出现‘解黏液血便’”,42岁的张某告诉医生,“当时每天有2-3次出现这个情况,拉出来的呈暗红色,并伴有粘液,大便前伴腹部隐痛,排便后就缓解,近半个月来,感觉症状再发时有所加重,如厕时出现“暗红色稀烂便”,每天10余次往返于厕所间,而且腹痛难忍,晚上症状更加明显,这才来到医院就诊。”


经过检查,肖某患上了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复发型,E3、活动期,中度),考虑到患者反复不规律使用美沙拉嗪治疗,有症状反复的情况,而且美沙拉嗪失应答或不耐受,医生建议其使用肠道靶向高选择剂“VDZ”进行治疗,并在第30周完成第六次治疗,效果良好,实现黏膜愈合,溃疡性结肠炎得到进一步控制。


当前,生物制剂已成为治疗中重度炎症性肠病(IBD)的重要治疗方法。其中肠道靶向选择性生物制剂维得利珠单抗(VDZ)作为一种人源化的IgG1型单克隆抗体,也是目前唯一的肠道选择性生物制剂,能够精准抑制肠道炎症,而不影响全身免疫功能。


我院在应用现代医学诊治UC的同时,更加注重传统中医的治疗,我院消化二区主任张涛教授承全国名老中医胡珂教授、谢建群教授、马贵同教授,基于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提出溃疡性结肠炎的基本病机为“脾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并贯穿疾病始终,精心筛制“健脾清热活血方”应用于临床治疗溃结患者,该方已经在区内外多家医院应用,疗效满意,并先后获得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等。采用中西协作治疗IBD患者,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实现UC治疗的远期目标即黏膜愈合和组织学愈合,减少疾病复发。


▲初次肠镜检查:结肠处粘膜粗糙潮红,见大量点片状糜烂灶及溃疡

▲肠镜复查(第14周):肠腔形态正常,黏膜粗糙,未见糜烂及溃疡改变

▲肠镜复查(第30周):肠腔形态正常,未见糜烂及溃疡改变,实现黏膜愈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