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pG娱乐电子游戏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医疗技术

可视化技术开通血管通路,解决长期输液难题——记放疗科团队成功为一例心率失常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术

发布时间:2020-06-09来源:作者:放疗科审核:覃华芳点击:

分享到: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化疗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化疗药物,防止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为一项护理专项技术,PICC在肿瘤患者中使用广泛,有留置时间长、使用安全、操作便捷、维护简单的优点。但要对一名患心率失常且植入了永久起博器的患者行PICC置管术,这对护理人员来说,既是考验,更是一项挑战。近日,我院放疗科团队就成功为一名心率失常的鼻咽癌患者成功置管。

  患者谢某,因鼻咽癌入住我院放疗科。因其同时患有心律失常--窦性停搏,且一个月前有过晕厥的情况,经动态心电监测发现窦性停搏时间最长达15.3秒,经心内科会诊后转入心内科,并于5月20日植入永久起搏器,随后转入放疗科实施肿瘤治疗。护理组根据主管医生对患者制定的治疗方案,经与患者沟通,决定为其行静脉置管。

  医护组根据患者的情况,做了几套预选方案,并综合分析各套方案的利弊:

  1.留置中长导管,置入只到达腋下,使用时间短,会增加患者经济成本;

  2.留置中心静脉导管(CVC),是将导管经皮穿刺进入中心静脉,此管道管腔比PICC管腔粗,却无法使用血管成像仪,无法查看管道到达的位置是否影响起搏器电极导线,且使用时间短,如因静脉治疗需要,而多次置管,还会增加血管损伤;

  3.PICC置管术,临床技术成熟,留置时间6个月-1年,可避免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经济压力。

  但由于患者植入的埋藏式双腔起搏器,电极位置到达上腔静脉心耳位置,与PICC导管置入的最佳位置重叠,要想让静脉置管与起搏器互不影响,就必须严格把控置管深度,即保证顺利置管和留置时间,又保证患者的安全(不影响起搏器运作或诱发心率失常),这对放疗科团队来说,既是技术考验,更是一项挑战。

  经心内科会诊医生、主管医生卢英、护士长张钟群、技术员许国彬及静疗小组成员(彭旭、沈蒋永琰、王磊、梁菊、蒋华艳)集体讨论后,敲定了最终方案:①选择置管深度(导管末端)到达第5胸椎间隙水平,这样既可以保证顺利穿刺后用药安全(不容易管道异位),又减少了置管后并发症的出现,留置时间也可达八个月以上;②操作中使用血管B超机探查血管位置进行穿刺并置入导管;③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确定导管置入深度准确,保证在置管过程中可看到起搏器正常工作(在监护仪波形上可出现起搏丁);④置管完成后利用我科独有的定位模拟机影像技术,可直观地看到PICC管道经过的每一个位置,是否接触起搏器电极线。

  经过充分准备,放疗科团队通力合作,成功为患者经左侧上臂外周静脉血管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解决了长期输液难题。

放疗科团队置管操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