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1-09来源:作者:神经外科审核:覃华芳点击: 次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医疗团队在北京天坛医院孟凡刚教授团队的支持和指导下,顺利为一名70多岁患帕金森病12年的患者完成了我院首例脑深部电刺激术(DBS,脑起搏器植入术),该手术具有“微创、可逆、可调”的特点,适合于帕金森病、原发性震颤、书写痉挛、以及其他肌张力障碍等脑功能疾病,DBS能有效改善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和并发症,使病人恢复原有活动能力和自理能力。
我院神经外科主任黄进能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以肢体震颤、肌肉僵直、运动困难、姿势平衡障碍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帕金森治疗方面,抗帕金森病药物金标准——多巴丝肼可以使患者的症状在较长期间内得到有效控制。但是随着病程的进展、长期药物治疗和用药量的逐渐增加,患者会出现一系列被称为症状波动的“开关”现象和不自主运动“异动征”的并发症,疾病发展到这个阶段,即使进行系统的药物治疗也难以获得满意疗效和理想的生活质量。
黄进能主任介绍,患者韦某今年73岁,2007年出现右上肢不自主抖动、僵硬、动作迟缓等症状,被确诊为帕金森病。经过十多年系统的药物治疗,病情初期的药物能控制,但是近几年来药物治疗效果逐渐减退,而且出现了失眠焦虑等副作用,出现了明显的“开关”现象,病情也逐渐发展到起床、坐下、挪步、吃饭困难,记忆力下降,舌肌颤抖,生活无法自理等程度,极度降低了他的生活质量,也给家人带来挥之不去的困扰。
在与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孟凡刚教授联合会诊评估该患者并取得家属同意后,于12月28日由我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朱寿鸿与孟凡刚教授联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STN-DBS)术,手术中刺激试验效果满意,待术后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
朱寿鸿主任介绍,脑深部电刺激技术(DBS)为帕金森患者提供了药物治疗以外新的治疗方法,从研究到用于临床治疗至今已有30年的发展史,被认为是继左旋多巴之后帕金森病治疗史上的重大里程碑。目前全球已有超过14万名患者受益于DBS疗法,我国也有超过1万名患者接受该治疗,但是在广西区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该手术,现在我院神经外科开展此项手术,病人再也不用辗转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就诊,明显减轻了病人的负担。
朱寿鸿进一步介绍,脑起搏器主要部件有电极、导线及刺激器。DBS通过植入大脑中的电极,发放弱电脉冲,刺激脑内控制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抑制引起帕金森病症状的异常脑神经信号,从而在改善症状的同时降低抗帕金森病药物的种类和剂量。该手术是采用立体定向技术,通过CT和MRI精确定位手术靶点,手术过程还需要通过电生理定位验证手术靶点保证手术效果,只需在额部作手术切口在颅骨上钻指头大的骨孔置入电极,手术对脑的创伤很小,很少会有严重的手术并发症。术后可以通过调节刺激数据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朱寿鸿提醒,看似DBS是帕金森病治疗的克星,但实际上DBS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首先是由帕金森病专家对患者进行严格的评估,必须是诊断明确的帕金森病,经过严格的药物疗效的评价,选择合适的治疗患者和手术时机,才可以选择脑起搏器治疗,手术要保证电极精确到达手术靶点,而且术后还需要系统的随访和刺激数据调控。所以DBS治疗需要到正规的大医院,由规范的诊疗团队进行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