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作者:庞学丰工作室点击: 次
脾胃病是中医病名,包括现代医学所指的胃炎、食管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结肠炎、慢性腹泻与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等多种疾病。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桂派中医大师-徐富业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50多年,善于诊治内科疾病,经验丰富。我们将运用徐老倡导的“动静并治法”诊治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1、动静的含义
自然界任何事物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两个方面,如天与地,昼与夜,寒与热等等,阴阳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实质上也是动静变化现象。人体中随时体现动静过程,每个人都需要睡眠,睡眠不仅能消除疲劳,解除疾病痛苦,睡眠属“静”,工作学习属“动”,动静更替,劳逸结合,身体安康,动静失衡,人即有病。
徐老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认为药物同样具有“动”与“静”两个方面,譬如“走”与“守”,反映了“动”与“静”的含义。一般地说:凡具有辛、散、泻、利、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动、走作用之药,统称为“动”药;凡具有酸、涩、温、补、滋养之药称为“静”药;动药和静药合理适度,视病情变化,“动”药可大于“静”药,或“动”药小于“静”药,“动”多“静”少,“静”多“动”少,意在协调人体相对动静平衡状态、体健安康的最终目的,这对选药组方具有指导作用,临床有使用价值,徐老把这种治疗方法定名为“动静并治法”。
2、辨证论治脾胃病
中医认为,脾胃的生理功能是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水谷经胃而入,就有一个停留空间和时间,停留之后,再经过胃气的腐熟,脾气运化协调,构成消化、吸收、排泄的正常运转。若因饥饱无度、饮食不节,或感受暑湿、寒湿、湿热之邪,或劳倦所伤而损伤脾胃功能,致使脾胃受纳、腐熟转输、传导功能失调,影响水谷消化吸收。若久病或误治失治,导致脾阳虚衰,中气不足,就会出现脾胃虚寒之证。若因寒湿困脾,或湿热内蕴,就会出现脾胃实证。亦可出现因脾虚不化而形成脾虚夹湿之本虚标实证。
脾胃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可表现为胃脘部和(或)腹部疼痛或胀闷不适、嗳气、呃逆、反酸、纳少、恶心、呕吐、便秘、大便稀烂或溏薄等症状。因胃与脾以膜相连,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转输,以上升为常。脾胃同为后天之本,仓禀之官,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如劳倦内伤,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肝属木,为刚脏,喜条达,主疏泄,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壅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瘀阻,胃失滋荣,故胃病亦多关乎肝。其基本病机是气机郁滞,和降失常,气血瘀阻不畅,即所谓“不通则痛”,在临床中应注意辨别寒热虚实。
在脾胃病的治疗上,我们根据具体的疾病,灵活运用徐老倡导的“动静并治法”进行治疗,选用“动”药、“静”药,并进行配伍,临床上多用通法,突出一个“通”字,使气血调畅,纳运升降恢复正常,且应当辨别虚实寒热,分别施治。食积者当消食导滞;气滞者宜疏肝理气;肝郁化火者宜疏肝清热;寒凝者当散寒行气;血瘀者应活血化瘀;阳气虚者当温阳益气;阴津亏着宜养阴生津。
(1)脾胃湿热型:胃脘部灼热痛或辣痛、胀痛,嗳气,反酸,欲吐,口苦,口臭,进餐后疼痛加重,或兼见食欲减退,或脘痛及腹,大便溏烂不畅,或大便溏秘交作,舌质红,舌苔黄厚或腻,脉弦滑,或弦滑略数。治当清利湿热、缓急止痛。
(2)气阴亏虚型:胃脘部和(或)腹部不适或隐痛,口干不欲饮,或饮不多,食少,饥饿时明显,大便稍秘结难解,过食油炸燥热食品则症状加重,舌质红,舌苔薄黄干少津。治当益气养阴、清除虚热。
(3)脾胃虚弱型:胃脘部和(或)腹部隐痛,脘痞腹胀,纳食减少,口淡乏味,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稀烂,每因进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质淡苔白,脉沉细弦。治当补益脾胃、助运行气。
(4)脾胃虚寒型:胃脘部和(或)腹部疼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嗳气频作,遇寒辄发,脘腹及脊背冷,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质淡白,脉沉或沉迟紧。治当温中补脾、温胃祛寒。
在脾胃病的治疗中要灵活应用“动药”与“静药”,“动静”结合,权衡“动静”药物的比例,同时在用药上还应注意固本培元,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