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作者:庞学丰工作室点击: 次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病,部分病人会转变为肝硬化、肝癌,严重者将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西医主要给予抗病毒药、改善肝功能药等药物治疗,但部分病人停药后复发,一些病人难以坚持服药,且长期用药会出现耐药,导致病毒对药物敏感性降低或病毒变异,以致病情持续进展。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桂派中医大师-徐富业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50多年,善于诊治内科疾病,经验丰富。我们将运用徐老倡导的“动静并治法”诊治慢乙肝的经验介绍如下。
1 动静的含义
徐老根据药物的性味、归经、功效,认为药物同样具有“动”与“静”两个方面,譬如“走”与“守”,反映了“动”与“静”的含义。一般地说:凡具有辛、散、泻、利、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等动、走作用之药,统称为“动”药;凡具有酸、涩、温、补、滋养之药称为“静”药;动药和静药合理适度,视病情变化,“动”药可大于“静”药,或“动”药小于“静”药,“动”多“静”少,“静”多“动”少。意在协调人体相对动静平衡状态、体健安康的最终目的。这对选药组方具有指导作用,临床有使用价值。徐老把这种治疗方法定名为“动静并治法”。
2 病因病机
慢乙肝患者,大多是因为脾虚,感受湿热疫毒,肝失疏泄所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不化,内生痰浊,痰浊互结,气滞血瘀而成血瘀证。脾虚而中气不足,无以推动血行,导致瘀血日甚。湿热疫毒内侵,日久湿热瘀互结,缠绵不愈。肝主疏泄,情志失和,肝失条达、疏泄,则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而成积。“久病入络”,病变日久,导致肝络不通,血瘀肝脏。肝脏穿刺病理检查表明慢乙肝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纤维组织增生,血瘀是慢乙肝重要的病理机制,且贯穿始终,临床发现不同证型的患者均存在血瘀证的情况。因此,慢乙肝的治疗应着重“化瘀”,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酌情应用活血化瘀药。临床运用徐老倡导的“动静并治法”进行诊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 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慢乙肝,需要注意:(1)重视辨病与辨证的结合。(2)贯彻整体治疗观,充分考虑脏腑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肝、脾、肾的治疗。(3)灵活的辨证施治,因人、因时、因地施治,药随症变。(4)需要预防疾病的传变,防止病及它脏。(5)配合饮食疗法,药食同源,相得益彰。(6)应用补益药以扶正固本,提高人体免疫力,利于疾病恢复。(7)合理使用清热解毒除湿药,以免过度伤及正气致病情缠绵难愈。(8)应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药,改善微循环、抗肝纤维化。
慢乙肝多因湿热疫毒侵犯中焦,湿阻脾胃、肝胆,初期多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但因病情迁延日久难愈,脏腑均可受累,实证、虚证互现,因此需要攻补兼施,不能专攻或专补,需要因人施治,缓图而治,在辨证的基础上,实施动静并治法则。
3.1 肝胆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表现以身目发黄、尿色深黄、口苦口黏、厌食为主,多因湿热疫毒侵犯中焦,致胆汁不循常道,外溢肌肤而致,当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为主,不要忽略助运行滞。
3.2 气阴虚夹湿热证、肝胆湿热夹瘀证:表现为乏力、困倦、懒言少动,亦可见湿热困绕肝胆、脾胃之口苦、口干等症,日久可见瘀证,故亦需重视湿热夹瘀的情况,当予益气养阴、健脾除湿、补虚固本、活血祛瘀。
3.3 肝肾虚夹湿热证:可见胁痛隐隐、腰酸膝软、乏力、遇劳加重、纳少、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尿黄、大便粘滞等症,当予补益肝肾、活血凉血、清热解毒、助运行滞。
3.4 气滞血瘀夹湿热证:可见胁部刺痛、痛有定处、夜间明显、脸色黧黑、胃脘胀闷、舌质紫暗、尿黄、大便粘滞等症,当予活血化瘀、清利湿热、补益肝脾,动静并治,攻补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