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01作者:信息宣传科点击: 次
让刀尖在毛细血管上“跳舞”
《广西日报》报道我院神经外科主任范学政博士
大脑的体积只占人体全身重量的2%,可大脑里供应的血流量却占身体的20%;大脑里的血管丰富,可每一根血管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清晰可见。尽管如此,脑子里的每一根血管,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
“我们的工作,就是‘玩刀’,让刀尖在大脑的毛细血管上‘舞蹈’。”对于自己从事了几十年的工作,pG娱乐电子游戏神经外科主任范学政博士深有体会。
刀尖前的洞天世界
“当你的眼睛进入显微镜的视野,那是别有洞天。”只要有手术,范学政博士每天的工作,就是在显微镜前挥舞手术刀。
神经外科的工作,说简单了,就是脑子受伤了,就会送到这儿来,比如车祸、摔伤等等;说复杂了,碰到一些脑出血、大脑、脊柱肿瘤时,得通过医生在显微镜下用手术刀剔除病根。从医将近20年,范学政的显微手术技术来之不易。当他还在读专业学位的时候,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还没有现在那么普遍,可他通过学习发现,熟练的显微外科操作是一名神经外科医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能。于是,他一有时间,就一个人在手术室里,把显微镜打开,把小儿头皮针的一截塑料管剪下来当做血管,不断地练习剪切、缝合。这是一个要耐得住寂寞的活,多的时候,每天他剪掉的针管有数百截。
脑血管精密细小而复杂,变异的可能性也特别大。所以,更需要在“显微”的操作下进行,“如果用肉眼看,是白花花的一片大脑,但是在显微镜下,把几平方厘米的大脑一放大,每一根血管便赫然在目,血管之间的分枝非常清楚。”脑子的结构是很复杂的,充满了许多皱褶和缝隙,有的病变长在表面,就比较容易解决,可也有的病变生在脑子的皱褶间隙里边,尤其是一些动脉瘤,只能通过狭小的空间进行手术,这就必须要用显微镜放大才能进行。当别的医生还在用肉眼手术时,范学政已经可以在显微镜下熟练地操作手术刀了,这也成为了医院把他作为外省人才引进的理由之一。
毛细血管上“跳舞”
“只有在显微镜下,手术刀才能真正地在毛细血管上跳舞。”范学政博士告诉记者。
在医生进行动脉瘤的手术时,要特别小心,“大脑上毛细血管的血管壁特别薄,很透明,甚至可以看到血管里面血流形成的小漩涡。而人的脑子像豆腐一样,很嫩很脆很薄,如果血管爆裂,血流甚至可以把脑浆冲得一塌糊涂。”这就像跳舞一样,既要收放自如,又得步步到位。
“一根头发丝一样细小的血管,掐错了,割深了,出血了,在肉眼上看只是一道淡淡的血丝,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就是‘喷泉’,马上就能把显微镜给糊了,手术都不用做了。”范学政说,每次打开头盖骨,在手术时,医生都要特别谨慎地把健康的血管撩开,找到肿瘤进行切除,如若碰到粘附血管上的肿瘤,更是要小心翼翼,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刀口还不能走偏了,否则会把血管割坏,导致血管“决堤”。
比如动脉瘤,它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动脉瘤是一种血管壁的变异,血管壁因为各种原因变薄了,就会导致鼓泡,“如果把我们的动脉血管比作车胎,它就跟我们车胎被磨薄后在车胎外鼓起一个泡是一样的。动脉瘤的表皮特别薄,稍微一刺激,血管就可能会‘爆胎’。所以,为什么一些人情绪一激动就脑出血?那是因为动脉瘤‘爆胎’了。”这时的手术,如果下刀狠了一点,不够轻柔,就会“大出血”。
压力中的乐趣
范学政博士碰到过很多这样的病例,医生的判断,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内决定了患者的生与死。两年前,范学政就碰到一个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不大,可患者病情却很重。这时候,要做手术吗?“做!我们快速地开颅进去,吸出了一部分血,这才发现,这是肿瘤的出血,把肿瘤切除掉后,患者奇迹般地完全康复了,不但活下来了,也没有瘫痪等后遗症。”如果当时不立即做手术,等待患者的也许只有死亡。
有时候,范学政博士把手术的这种压力当成是一种乐趣。“切肿瘤,就像在雕刻,把每一根细小的血管分辨清楚,把镶嵌在白花花的大脑上的异物切除,还其清白。”范学政博士说,当他坐上那张手术椅上,一种自豪感便油然而生,疲乏感、工作风险和压力都被抛在脑后,剩下的只有对手术的挑战。
原文地址:http://gxrb.gxnews.com.cn/html/2012-09/24/content_734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