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01作者:夏哲璇点击: 次
过度劳累,诱发高危人群中风的危险因素
中风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吗?答案是:“不!”。目前,中风正有趋向年轻化的倾向,这一事实向社会广大忙于事业忽视健康的中青年精英们敲响了警钟。
在设计院上班的韦先生今年41岁,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可最近这棵顶梁柱却因劳累过度,不慎出了些问题。10月中旬霜降节气前几天,邕城天气依然燥热,除了早晚温差有些大,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秋意,周一早上刚上了几个小时的班,中午时韦先生就觉得身体有些不对劲了,右侧肢体乏力,右手没有力气拿东西,行走困难,同时伴有说话不清的症状,回到家就一直卧床休息,吃不下东西。到医院一检查,可把他和家人都吓了一跳:急性脑梗塞,俗称“中风”。
韦先生觉得自己得这病有点冤,“一般中风不都是老年人的专利吗?为啥我才四十出头,就得上这病了?”他的主治医生、pG娱乐电子游戏神经内科二区蒋媛静医生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其实,现在因各种高危因素发生脑中风的中青年人病例正在逐年增加,而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是促发中风的诱因。您一定是在发病前有熬夜加班等情况。”韦先生一回想,还真是,虽说才周一,可上周末自己还加班熬夜来着。
“‘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房颤等疾病患者,都是中风的高危人群,而恰恰是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发中风的,尤其是过度劳累,极易诱发中风。”蒋媛静医生表示,现在年轻人抽烟喝酒,再加上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很多30多岁就已经有高血压了。像韦先生虽然不抽烟,但是经常有应酬喝酒,他本身就有高血脂。有了这些“高危”因素,再加上过度劳累,熬夜,睡眠不足,很容易使血压骤然上升,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同时,它还会引起儿茶酚胺、皮质醇释放增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血栓,从而诱发脑中风。
秋冬季老年人体质虚弱更须防中风
“中风有冬春高发的季节性。”蒋媛静医生还提醒,除了中青年人容易忽视这一健康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外,中风高危人群——老年人群体更是应该在这一季节引起足够重视。她表示,现在南宁早晚温差逐渐拉大,加上几股冷空气的来袭,冬季即将来临,老年人体质较弱,特别容易在这时发生脑梗塞。
“特别是老年人起夜的时候,尤其要注意穿暖。”蒋媛静医生指出,老年人对环境温度的耐受性明显降低,遇到寒冷刺激时,肾上腺分泌活动会增加,促使血液循环加快以抵御寒冷。但同时肾上腺分泌的激素增多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过高的血压会引起脑出血,加速的血流有使动脉粥样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的危险。另外,冷空气会使血管骤缩,管腔变细,如果管腔内有大量脂类沉积和硬化斑块,则易使血液流通受阻。特别在夜里,当衣着单薄离开温暖的被窝起夜时,这种寒冷刺激则会更明显。
“高危人群还需多留意身体状况。”蒋媛静医生介绍,上文提到的中风高危人群,除需按照医嘱规律服用相应的药物外,还应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或波利维等药物,防止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生活中,患者和家人除要注意观察原有疾病的症状外,还应注意那些新出现的症状,如排出的大便颜色是否变黑(消化道出血)、刷牙时是否有出血等等,如有异常改变,应及时看医生。另外,当突然出现反复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行走不稳、言语含糊或手肩麻木时,就是提示血栓形成前兆,或血栓已经形成,应及时就医,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有资料表明,脑梗塞在发病3~6小时内进行治疗的患者,比6小时以后才得到治疗的致残率低40%。
“总而言之,控制各种高危因素,多运动,是预防脑梗塞的一个关键要点。”蒋媛静医生最后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