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从医跟师班老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0-01-01作者:Ason点击:
次
认识并跟随国医大师班秀文教授学习已三十多年了,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我也从进入中医学院时的青年进入中年,白发已悄悄爬上我的两鬓,而我的导师也是耄耄之年,当年从师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
一、立志从医
我出生在广西平乐县,父母都是医务工作者。父亲的老家在广西大新壮族山乡。我出生后就随父母到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生活。父母当年在镇卫生院工作,条件非常简陋,医务人员住所和门诊仅前后院,用木板相隔,设有中医和西医门诊。小时候我经常在门诊玩耍,看到中医诊室常常被病者围得水泄不通,人们耐心而虔诚地等待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中医把脉开方,然后在药房取药。中药房里,药香浓郁,地上的坛坛罐罐里放有黑枣、熟地、炙甘草等药材,还不时传出叮叮当当敲打中药的声音。我常常好奇地站在老中医的对面看他问诊把脉。我很纳闷,为什么老中医不像西医那样用听诊器看病,而仅仅摸摸病人的手就行了。晚上走过老中医的房间,经常听到他用粤语念书唱读汤头方歌的声音。后来老中医去世了,门诊冷清了许多,我们家也搬到另一家医院。童年记忆中的老中医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我想长大后也做一名受人尊敬的中医师。
二、初识大师
“文革”十年浩劫,无情地撕碎了我的求知梦想,高中毕业后,我响应党的号召到了离县城较远的一个偏远山村插队落户。“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广阔天地炼红心。当时山区农村缺医少药,我自告奋勇兼职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经过公社医院三个月的培训,学会一些药物和简单的方法,能处理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后来县医药公司招工,我被分配到公司当了一名工人。我们家住在防疫站与县医院相邻,每当我看到医院的医生护士在忙碌地工作,我童年的愿望未能实现,心里总感到惆怅和遗憾。
1976年底,“四人帮”被粉碎,“文革”终于结束。1977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校招生考试,我压抑已久地愿望终于有了实现机会。我在工作之余,找出久违的课本,挑灯复习,通过不懈地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广西中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1977年12月我终于跨入了梦寐以求的广西中医学院大门。做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尤其来自瑶族山区的我,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实现童年的梦想。当时中医学院很重视对我们这届学生的培养,给我们上课的都是资深的老教授,如:班秀文、林佩湘、秦家泰等。我们幸运地聆听这些大师级的教授授课。班秀文教授给我们上的是中医基础课,第一次看到讲台上的班教授,他红光满面,笑容慈祥,用深入简出地语言和秀丽隽美的板书,把我引进中医知识的殿堂。我很喜欢他的授课,每次上课我都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深怕漏掉重要的字句和章节,下课后有不懂地问题我还虚心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当时中医基础课第一次考试,我考了满分,班教授很高兴,向我投向赞许的目光。“文革”时,他曾在大新农村劳动改造,“蹲牛棚”。患难之中,曾得到一位善良老人的帮助,得知我的老家在大新后,他开始关注我,对我向他提出的学习问题,总是耐心地解释,并鼓励我好好学习。当时有很多病人慕名到他家看病,他义务给病人看病,一次一位病人送了一个木菠萝给他,他叫我到他家一起分享。能得到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教授青睐,我感到格外幸福和温暖。后来我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妇科,我希望能成为班老那样德高望重受人敬仰的妇科名医。
三、拜师学艺
1983年我毕业分配到广西中医学院pG娱乐电子游戏(中医学院二附院)妇产科工作。在这所中医西医结合医院里,我刻苦学习中西医妇科产科业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我有时到班老的门诊看望老师,看到老师繁忙的身影,很想到老师身边学习,苦于没有机会,只有通过阅读老师的文章和著作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功夫不负有心人,1990年7月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朱杰在上海举行的全国中医药科技进步工作会议上,宣布了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关于采取紧急措施,做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决定》,全国将挑选500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老师,每人配备1—2名学术继承人。班老当选为广西8名名老中医药专家之一。他为了广西的中医药事业,毅然承担了带教3名学术继承人的重任。我也是他选中的继承人之一,得知此消息,我欣喜若狂,但文件要求每位专家只带1-2名继承人,而且继承人的条件是:优秀的中青年主治医师,受聘3年以上,年龄35-50岁,从事本专业工作15-20年。我当时的年龄、主治医师年限、从医年限均未能达标。我担心失去这次宝贵的跟师机会,夜不能眠。我赶到班老家,恳求他一定要收我为徒,我的条件虽然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只要他同意带我,我愿意停薪留职做个旁听生。班老被我的诚意感动,他当即向区人事厅、卫生厅打了一个报告,“如果经费有限,可按规定两位拨给……据我区目前情况,大多数老中医只选继承人1名,与其它省区相比已有望尘莫及之感!我的意见,是从广西中医事业着想,请领导研究解决。”并亲自把报告交到卫生厅领导处。经班老努力,我作为广西区级特批的学术继承人得以顺利从师。我感谢导师,更感谢卫生厅有关领导的英明决策给了我这次宝贵的机会。
1990年12月7日下午,我区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拜师大会在区人民政府礼堂隆重举行,8名指导老师,12名学术继承人及自治区有关领导,各地市卫生局长、中医院院长及区内各卫生单位代表近600人参加了大会。班老做为导师代表在大会上表示:把自己一辈子积累下来的临床经验和学术特长毫无保留给自己的徒弟,自己的子女可以不带,但一定要为广西中医事业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振兴广西中医药事业做出贡献!我得知班老的女儿是妇科医师,且跟师条件具备、并有优先权却未能从师后,我为班老无私而伟大的人格魅力所感动。我下决心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不辜负班老的期望和培养。
四、师恩似海
1991年元月,在区卫生厅继承名老中医办公室领导下,在二附院领导、科室和家人的支持下,我得以脱产3年专心做好继承整理导师学术经验工作。医院还特设了一个名老中医专家诊室,便于我们师生开展业务。每天上午我们都跟随导师在中医学院壮医门诊部、中华路门诊、二附院门诊侍诊,揣摩导师的就诊思路、学术特点和用药风格,收集和整理成功医案。下午我们大多自学整理上午所见所闻所做的笔记,参阅有关文献和资料,撰写整理心得笔记,学术论文。每周导师还抽出两个下午给我们上课,传授他的学术经验和体会,这样的学习生活我们受益良多。那时,班老的病人很多,未到上班时间,桌面早已排列了几十本病历,还有很多外地赶来的患者。我们首先问诊记录病史,再给导师诊疗开方,碰到好的病案和导师用药奇特之处,我们做好笔记,下班后再归纳整理。一个月下来,笔记已满满一本,每天都过得紧张而充实,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记得一个桂林来的患者,月经不调已三年,每次月经量多如崩,甚至晕厥,结婚3年尚无子嗣。求子心切,到处求医未果,说到伤心之处嚎啕大哭。班老很同情她的遭遇,好言安慰她,并精心为她制定治疗方案,不到两个月,她已如愿受孕。在跟师的日子里,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经班老治愈的疑难杂病患者,不仅有妇科,还有内科、男性科、儿科的患者。班老对我们的学习抓得很紧,他要求我们做到“三能”:能讲、能写、能做。“能讲”即要求我们重视经典理论学习与积累,对病因病机、处方用药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能讲学授课;“能写”即多写多练,在病案、文章上多下功夫,发表学术论文,提高学术水平及知名度;“能做”即工作要认真踏实,做好临床工作,提高业务技能。班老当年语重心长的教诲,迄今仍在激励着我,鞭策着我,使我不断进步。
五、承传薪火
在班老的亲切教诲、临床示范、耳濡目染下,我系统地掌握了班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特长,超额完成了跟师计划,顺利通过了区卫生厅科干局组织的有关专家定量、定性、综合评定的临床考核及论文答辩。出师后破格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回到单位后,我在全面继承导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医之长,确立了以妇科痛症、不孕不育、?瘕等疑难杂病为主攻方向,深入探索中医与西医生理病理上的内在联系,结合西医检查诊断,在治疗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卵巢囊肿、子宫小肌瘤、面部色斑等病疗效显著。在工作之余,我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整理出版了班老学术经验专著《班秀文临床经验辑要》、《班秀文》等。我遵循导师的教导,以良好的医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赢得了许多病友的尊重和信赖,每天门诊门庭若市,创建了瑞康医院名医品牌。2003年,我被评为广西首届名中医,2007年被评为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师。因继承整理名老中医经验成绩显著,获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全国首届传承奖。
忆往昔,心潮澎湃,展未来,中医事业前程似锦,八桂名医后继有人。我之所以有今天,是党和国家的栽培,恩师的教导。我为成为国医大师的弟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让我以出师时回赠恩师的一首小诗做为本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