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pG娱乐电子游戏官方网站

设为首页 收藏网站

裹中参西,厚德精医

国医堂名医馆

国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亟待抢救

发布时间:2010-01-01作者:Ason点击:

分享到:
  “国医大师”们的学术思想和经验是中医药行业宝贵的智力资源和财富,而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亟须尽快进行全面抢救。在今天召开的首届“国医大师”表彰暨座谈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指出,要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医大师”成长规律,探索现代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方法、途径,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业双修的中医药人才梯队。
今天获得表彰的30位“国医大师”都已到耄耋之年。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李辅仁说:“我们要将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好好传下去,竭尽全力培养好接班人。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医药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我们一定要把这一沉甸甸的接力棒接起来,传下去。”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键是人才,根本在教育。”年过84岁的“国医大师”李振华提出,为解决中医本科、研究生中医基本理论淡薄、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全国高等中医教育要尽快改革教学计划,突出中医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他建议,有关部门要及时制定中医高等教育改革方案,培养高素质、有真才实学的中医药人才。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药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但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国医大师”陆广莘十分担忧地表示,中医教材不能拜倒在疾病医学的脚下,中医本质不是疾病医学,是健康医学。
   振兴中医事业,既不能后继乏术,更不能后继乏人。30名“国医大师”中年龄最小的是74岁的张学文,他从小跟随父亲行医,后又走进高等院校学习。张学文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中西医是7∶3,但现在中医院校学生中医学得越来越少,课程设置偏重西化,而且中医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不相适应的矛盾还很突出,学生往往看重理论教学的考试分数,轻视临床实践环节。本科学生的第五学年应该是实习期,可很多学生在这段时间都忙于找工作。中医临床专业毕业生一到工作岗位常常是“中医忘完了,西医学黏了”。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将制约中医药的发展。”国医大师路志正提出在改革中医院校教育的同时,要加强继续教育的想法得到多位国医大师的赞同。
   张学文说,从“名老中医讲习班”学习回来的很多临床医生都表示,学了和不学就是不一样。讲习班的老先生讲得都不是书上有的,是他们临床中的体会和绝招,确实解决了很多中医的临床困惑。
中医脱离临床就没有生命。国医大师张琪说,师带徒是继续教育的好形式。这些徒弟虽然都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的职称,但通过师带徒,可以解决许多临床上的疑难问题,同一个病人,学生先看,老师再看,然后请学生讲,老师给总结,这样学生收获很大。
评选“国医大师”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推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继承与创新,做到代有传人,生生不息。王国强表示,“国医大师”所在地区,特别是所在单位要通过建立“国医大师”研究室,配备助手,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展对“国医大师”学术思想和经验的整理研究,通过他们言传身教,精心传授,使他们的学术经验能够得以传承发扬。
   据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后将进一步探索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探索建立政府表彰的长效机制,既开展“国医大师”这种级别评选,又探索“名中医”等其他层次的评选,注重政府表彰和行业学会奖励等社会褒奖相结合,注重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相结合,通过多层次、多途径的激励,进一步坚定广大中医工作者对事业发展的信心、修德敬业的恒心和奉献中医药事业的决心,推动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中医药行业整体形象和社会影响力的全面提升。
 
返回顶部